胃癌是全球负担最重的恶性肿瘤之一,据WHO估计,2020年全球新发胃癌病例约108.9万例,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.6%,死亡病例约76.9万例,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7.7%[1]。
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。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,2016年,我国胃癌新发病例39.7万例,其中男性27.6万例,女性12.1万例。
全国胃癌发病率(粗率)为28.7/10万,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(世标率)为17.6/10万。其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(粗率)分别为39.0/10万和17.8/10万[2]。
本文将就胃癌的病因、临床表现、分型以及预后展开一一论述,以期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全面了解胃癌。
胃癌发病的病因多种多样,其中最危险的因素非幽门螺杆菌(Helicobacter pylori,Hp)感染莫属。Hp在胃部的长期存在会引起慢性胃炎,并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[3]。
2019年我国制定的《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(2019年,上海)》[4]指出Hp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,根除Hp可降低我国的胃癌发生风险。
除外界因素外,饮食与生活习惯也与胃癌的病发息息相关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(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,WCRF)将过量盐分摄入列为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。
虽然人体需要足量的食盐,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刺激胃黏膜,导致黏膜萎缩、DNA合成增加和细胞增殖,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[5],进一步研究表明食盐摄入量每增加5 g/d,胃癌发生风险增加12%。
腌熏煎烤炸食品(比如咸鱼、咸菜、烧烤等)的长期摄入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。这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会产生多环芳烃、N-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,在多项研究中显示出其与胃癌关系密切。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修复,降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,长期作用可引发癌变。
过往研究表明不吃早餐、饮食不规律、吃饭速度快、暴饮暴食、吃剩饭菜是胃癌的危险因素[6]。
而蔬菜、水果的摄入可以降低胃癌患病率,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葱蒜类蔬菜可显著降低胃黏膜病变进展和胃癌的风险[7]。

图片源自网络
早期胃癌并无明显的病症,只有少部分患者存在有饱胀不适、消化不良、上腹痛等轻微症状,常被认为普通胃炎而被忽视。
当病情进展至中晚期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上腹痛,严重者还会出现贫血、厌食、体重下降、出血量较大时也会出现呕吐鲜血、黑便等。
根据肿瘤位置不同,所体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,如果肿瘤是长在胃的入口处(贲门),患者可伴有吞咽困难的症状。
如果肿瘤位于胃的出口位置(幽门)患者可伴有恶心、呕吐症状。

图片源自网络
胃癌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肿瘤, 不同亚型之间往往表现出差异化的生物学行为。随着基因芯片、二代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, 目前胃癌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。
目前较为完善的胃癌分子分型系统包括:新加坡-杜克分型、TCGA分型、ACRA分型和麻省总医院分型[8]。
其中新加坡-杜克分型包括:(1)增殖型(proliferative subtype)、(2)间充质型 (mesenchymal subtype)、(3)代谢型 (metabolic subtype)[9];
TCGA分型包括:(1)EB病毒 (epstein-barr virus, EBV)阳性型;(2)微卫星不稳定(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, MSI)型、(3)基因组稳定(genomically stability, GS)型、(4)染色体不稳定(chromosomal instabilty, CIN)型[10];
ACRA分型包括:(1)MSI型、(2)微卫星稳定(microsatellite stability, MSS)/EMT型;(3)MSS/TP53+型(4)MSS/TP53-型[11];
麻省总医院分型包括:(1)EBV阳性型、(2)MSI型、(3)E-cadherin异常型、(4)P53异常型。

图片源自网络
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、多阶段的结果,其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,主要包括患者自身情况、肿瘤分期、手术方式等等[12]。
有学者指出[13],肿瘤的直径或大小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,肿瘤直径小于3cm者5年生存率为68%,大于3cm者5年生存率仅为28% , 肿瘤直径大提示预后不良。
同样肿瘤的生长部位与胃癌预后息息相关, 一般认为占据两个分区以上的广泛癌患者、近端胃癌患者、胃窦部胃癌患者、胃贲门癌患者预后较差。
除肿瘤大小与位置以外,胃癌的TNM分期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, 其中包含了肿瘤的浸润深度、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情况。
胃癌的TNM分期基本可以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。当胃癌出现远处转移时已属于Ⅳ期, 此时预后极差, 中位生存期不足半年[14]。
除上述因素外, 还有一些因素, 也影响着胃癌患者的预后, 如ECOG评分、HER-2表达等, 但缺少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些因素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, 甚至存在争议,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。
这些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指导胃癌患者的治疗, 并对胃癌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意义[15]。

图片源自网络
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,胃癌要做好早期预防和科学诊治,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汹涌来袭的病痛,相信现代医学,愿每位患者都能努力战胜病魔。